
苏培科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包括《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在内的9份文件,意味着“独角兽”即将回归A股和CDR即将在A股市场落地。对A股市场而言应该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对监管部门和投资者而言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存托凭证模式在全球资本市场运行了很长时间,规则相对比较成熟,但CDR对应的A股市场却经常与全球资本市场大相径庭,而且市场游戏规则很容易变得扭曲,结果自然也不太一样。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我们的市场运行掺杂了太多的行政意志,往往股市不能充分按照真正的市场化规则来运行,加上缺乏市场化的供需结构和缺乏市场的优胜劣汰,再加上监管部门为所欲为,以及各种绿色通道和特权利益分配通道,导致A股市场很难真正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从而市场扭曲,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就充满了投机性,因为一个不按市场规则运行的市场环境,还是会令人们心存忌惮和不安,于是整个市场的投机性就很强,也就缺乏心平气和的价值投资理念。
基于这样的原因,很多人担心“独角兽”归来会变成“毒角兽”,毕竟市场环境和市场参与者还没有充分的做好准备,尤其一些“独角兽”的盘子较大,如果不改善A股市场的流动性格局,则很容易会造成新人欢笑老人哭的景象。在迎接“独角兽”归来的同时,当下的A股却非常虚弱,很多股票都出现了调整下行。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市场环境里,我们需要深刻反思A股市场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环境。
A股市场引入CDR和鼓励战略新兴行业的“独角兽”上市,理论上是好事情,可以改变目前A股市场的基因结构,让A股市场有一些代表现在和未来的企业可供投资者选择,对市场的投资行为和资源配置结构都会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否则像以往那样经常向A股输送那些夕阳红的国企央企,他们依靠着垄断利润来收割产业利润,又通过资本市场收割资本红利,这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现在监管部门既然觉醒了,就得把好事办好,防止制造新的问题和麻烦,尤其在目前A股市场低迷不堪、投资者信心异常脆弱、闻“兽”色变的市场环境里,好企业上市反而让很多投资者非常为难,毕竟大都被此前配置的废铜烂铁给套住了,于是就显得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就是“BATJ”等公认的好企业往往不会太便宜,如果像目前的新股三高一样的高举高打,等到真正能让中小投资者参与买入时,价格可能已经被一级市场的配售者给炒到了天上,一旦中小投资者接手恰恰就是那些所谓的战略配售者套现之时,中小投资者又会成为被机构收割的对象。这需要监管部门和交易所深度思考,需要合理的办法来解决IPO炒新的问题。
那么首先就得搞清楚谁是“炒新”的最大获益者,不能把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全推给散户。以往交易所做过统计,“炒新”的账户中80%以上都是散户,而且有一半亏损,其中一些账户的亏损幅度达到了99%,而10万元以下的账户亏损最惨。不难看出,中小投资者是“炒新”的最大受害者,但为何一些投资者仍然乐此不疲?主要是一些持有原始股和配售股的机构想方设法来诱导散户介入,而炒新的散户只是那些忍不住诱惑的冒险者罢了,是真正的受害者。所以,散户炒新只是表面现象,不能将“炒新”的所有罪责归咎于散户,反而应该认真地教育机构和主力资金,正是由于他们“赚快钱”的操作手法导致了市场的“炒新”病症。目前虽然有遏制新股上市首日爆炒的规则,但一些炒新的主力资金改变了操作策略,采取连续拉升来诱导散户介入,这样完全绕开了交易所的监管规定和监管视线。显然,遏制炒新应该从主力资金账户着手调查,“劝离”散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希望散户别去趟新股炒作的“浑水”。
让真正的好企业来A股上市应该是长远大计,但也要顾及市场的承受能力,尤其在前两年IPO大放水后,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出现了严重不足,如果证监会真的想改善中国股市贫瘠状况,让真正的好企业、“独角兽”进入A股市场,最佳的策略是设法提高市场投资信心,让各路长线资金进入A股市场,有效平衡好市场供需之间的矛盾,这样一些大体量的“独角兽”企业上市也不会冲击现有的市场格局,平衡好市场的供需结构,让市场保持适度充裕的流动性至关重要。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金融中国”或者“www.1-en.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信息,均属金融中国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中国”;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如需投稿请联系编辑,邮箱:redhop20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