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联讯证券宏观组 钟林楠
如同此前的媒体报道,今日下发的理财新规与央行的《通知》较预期与资管新规的口径要求有明显的放松,具体包括:公募理财产品销售门槛降低、非标投资增添集中度要求、过渡期内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可采取摊余成本法计价、公募可投资非标资产等。
总体而言,这种放松与现在国内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有着显著的关系,根本目的是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达到防风险、提高经济增长动能的政策目标。
1、虽然现在货币政策已经做了微调,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足,但是,由于高收益债投资主体的缺失与流动性传导机制的不畅,资金淤积在高等级债与利率债,低资质企业无法从中获益,债券市场一度呈现“低等级无人要,高等级抢不到”的分化局面。
同时,严监管压缩表外非标后,融资需求回表由于存款荒、资本荒、资产质量、行业授信额度限制等原因遇到阻碍。民企、中小企业与部分资质较差的国企城投的外部融资环境恶劣,随着2015-2016年扩张的债务大量到期,现金流缺口显现,出现债务风险的可能性在上涨。
在货币政策已经释放显著暖意并仍需兼顾内外均衡的条件下,防风险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与协同。理财监管的放松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2、由于非标压缩与回表的困难及信用债融资功能的受损,社融绝对量与存量增速已经出现明显的下滑,M2增速由于信用派生减弱、存款挤水分等多方面原因也一并下滑,实体受到的金融支持较2017年已经有明显的减弱。
考虑到金融数据是经济的领先指标,社融与M2的走弱无疑在预示经济增长动能的衰减,紧信用与融资渠道收缩对经济的负反馈在三四季度可能会进一步显现,经济面临一定的失速风险。
由于未来经济形势不明朗,金融资产价格出现了明显的跌势,汇率连续突破6.7、6.8的关键关口,给现有的宏观环境增加了更多的忧虑与不确定性。
此种情况下,监管层需要援助信用,给实体更多的政策支持,避免陷入被动加杠杆的陷阱。(即经济增速降低而债务增速不减带来的杠杆被动提高)
在相对偏松的理财新规呵护下,银行资管业务开展的不确定性减弱,空间更大,对债市是喜忧参半。因为理财监管的放松实质是释放信用的一种手段,融资环境会进一步得到改善,经济增长动能会得到一定的修复,不利于打开长端利率的下行空间。
同时由于现有非标资产收益率较高,在比价效应下,理财可能会更多增配非标资产,进入信用债市场的资金会遭到削减。
不过,不管资金的流向怎样,城投与低资质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在央行与监管的呵护下得到改善,信用风险较此前减弱是确定无疑的。投资者可重新考虑票息为王的投资策略,仍具“信仰”的城投为佳。
对股票而言,理财新规为公募产品投资股票市场开拓了渠道(间接投资股基和混合型基金),至少在消息面上是利好。
但作为保守型的理财资金,在不确定性与确定性面前,必然选择具备确定性的资产,因此只有股票市场自身出现明显的触底反弹迹象,消息面上利好才能转为实质利好,否则理财资金借由公募流入股票市场的规模将十分有限。
下面是我们对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的具体解析。
考虑到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在禁止资金池、向上向下穿透、去通道等方面与资管新规表述基本一致,已被市场充分讨论,我们在接下来的解析中将着重强调不同于资管新规的细节与变化。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金融中国”或者“www.1-en.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信息,均属金融中国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中国”;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如需投稿请联系编辑,邮箱:redhop20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