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金融中国我要投稿

当前您在:主页 > 财经热点 > 商业资讯 >
正文

上半年拿地积极 房企下半年不确定性增强

  不可否认,今年房地产行业资金链明显收紧,但房企拿地的金额不降反升。来自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房企拿地依然积极,截至7月23日,50家房企合计拿地金额已达10940亿元。其中,19家房企拿地均超过了200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行业正进入快速洗牌期,规模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诉求。投资拿地,已经成为房企面向未来的战略性举措。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有所反弹。但从下半年的情况来看,在监管大幅强化、调控持续收紧的同时,在房企资金链紧张、房地产税推进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已大幅增强。

  龙头企业拿地显著回升

  来自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碧桂园、万科、保利地产(600048,股吧)、龙湖地产和华润置地等公司权益拿地总价居于前列。从今年年初至7月23日,碧桂园通过“招拍挂”市场拍得土地366块,权益规划建筑面积达到4365.98万平方米,权益拿地总价达到1086.03亿元,拿地均价为2487元/平方米。无论是拿地数量、规划面积还是拿地总价,碧桂园均位于榜首。万科拿地124宗,权益拿地总额为838.7亿元;保利为71宗土地,拿地总额为635亿元;龙湖、中海、华润购地金额也超过了400亿元。

  近期多家地产公司公告显示,6月销售向好,部分房企拿地力度加大。“上半年拿地金额超过200亿元的房企就多达19家,房企拼规模趋势加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自今年5月以来,热点城市的成交量有所恢复,环比出现明显上行。其中,一二线城市房价基本平稳、三四线城市价格上涨明显。在这种大趋势下,大量的中型标杆房企积极抢地,特别是从500亿元冲刺1000亿元、1000亿元冲刺2000亿元的第二梯队房企,成为了此次抢地的主体,做大依然是当下房企的主流选择。

  在房企强烈的购地意愿下,卖地收入也创造了历史新高。来自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杭州、重庆和北京位列卖地出让金的前三名。其中,杭州土地出让金收入达1987.3亿元,同比上涨了149%;重庆上涨27%达943亿元;北京达到826亿元,同比下降了30%。除了前述三个城市外,郑州、济南、佛山、宁波、广州等13个城市的卖地金额均超过500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各类用地10.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4.2%,其中住宅用地推出5.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0.4%。分级别来看,其中一二线城市的推出量同比分别增长12.6%、29.5%,三四线城市共推出2.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2.9%,增幅最大。

  不过在一系列调控下,热点城市溢价率保持在10%左右,明显低于2015年至2017年平均30%的溢价率水平。

  下半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自今年以来,房企融资压力和还债压力倍增,部分房企对总地价过高的地块较为谨慎,多数房企选择积极进入三四线城市,但对总投资体量控制得较为严格,多选择符合“短平快”产品线的地块。

  而进入下半年以来,多数房企都在积极推货,以加快项目周转速度。这一方面是由于来自业绩目标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在融资环境趋紧的环境下,房企需要加快回笼资金保证现金流安全,同时还有还债的需求。

  在张大伟看来,在调控持续加码的趋势下,房企拿地依然在加速过程中。拿地多,也推动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需求。从各地楼市的调控情况来看,预计房企的资金压力仍将持续。在这种情况下,发债等渠道还有可能继续收紧。对于房企来说,2018年将是房企近四年来资金压力最大的一年。

  事实上,受各路资金的限制,众多房企资金压力陡增。华夏幸福(600340,股吧)转让股权融资、中弘股份(000979,股吧)出售项目,部分中小房企更是出现了亏损的迹象。在此背景下,激进拿地已不现实。作为房地产市场先行标杆的杭州土地市场,自7月以来,地价开始理性回调。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金融中国”或者“www.1-en.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信息,均属金融中国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中国”;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如需投稿请联系编辑,邮箱:redhop2008@qq.com
上一篇:上海发布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计划
下一篇:基因检测是炒作还是科学
本文关键词:
关于金融中国
金融中国致力于为中国广大投资者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高质的财经新闻。
联系我们
金融中国版权所有
QQ:2826905121
QQ:985210907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南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