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认为,上半年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下半年如何应对?
会议提出六点具体要求: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推进改革开放,继续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见效的重大改革举措;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等。
坚定地去杠杆把握好力度与节奏
会议认为,上半年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主要宏观调控指标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
不过,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加以解决。
会议要求,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要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当前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都出现一些新情况,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地方政府行为发生变异,地方不急于投资、上项目,民企民资存在信心不足的问题等。”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全球贸易摩擦显著增多,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对新兴市场负面溢出效应明显等;国内在严监管、去杠杆过程中,出现流动性偏紧的问题,造成信用风险有所上升。
“在内外部风险有所加大的情况下,中央提出稳中有变,在新情况新挑战下,我国下半年经济增速会略有放缓,但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全年经济预期增长目标完全可以实现。”牛犁进一步指出。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外部环境压力比较大,去杠杆任务比较艰巨,这是主要变化来源。随着政策的调整,市场预期有所好转。
“去杠杆的方向不变,但政策不会像之前那么急促,会注重衔接、更加优化。把握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的工作已经在做了,像资管新规,之前到了既定时间点要求清除存量,现在进行新旧划断,继续对老的项目给予支持,保障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邵宇表示。
牛犁指出,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坚定去杠杆。但是不能一味为了去杠杆,而将货币政策过度收紧,要保持适度流动性。
财政政策发挥更大作用
会议要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这与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内容基本一致——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下半年面临一定不确定性,财政政策是否恢复到更加积极、是否提高赤字率,还有待观察。但大家很明确的是,中国整体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重点关注流动性的合理度。”刘元春指出。
政治局会议指出,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会议还指出,补短板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打通去产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业成本等。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金融中国”或者“www.1-en.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信息,均属金融中国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中国”;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如需投稿请联系编辑,邮箱:redhop20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