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金融中国我要投稿

当前您在:主页 > 财经热点 > 商业资讯 >
正文

读懂昨天政治局会议:最重要的一只靴子落地,政策转向得以确认

  海外掘金(ID:gold1849) | 严九元

  1

  最重要的一只靴子落地,政策转向得到确认。

  一个月来,从市场猜测,到多个中央部委异于常态的动作,再到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转调,最终,在今天的政治局会议上得以确认。

  此外,会议新闻通稿出现了一句惊心动魄的话:

  “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往常的表述是“遏制过快上涨”。“过快”二字的去掉,表明高层对房地产的态度有了新变化:不许房价涨,哪怕慢慢涨也不行。

  每年7月的政治局,总是受人关注,它是中国经济的年中大考,总结上半年的走势,拟定下半年的方略,许多重大调整往往在此刻出台。

  今年异于往常之处在于,中国经济遭遇一系列意外,比如贸易战冲击,P2P连环爆雷,实体经济供血不足,就业隐患也若隐若现。

  昨天的会议新闻通稿,罕见出现了“稳中有变”一词。

  经济遇如此挑战,决策层怎会坐视不管,怎会不放水刺激?这是历史惯例,以及历史惯例所形成的中国逻辑。

  因此,市场早有声音早有猜测,因去杠杆而收缩的经济政策会发生调整,大胆者更喊出又一轮放水又一轮宽松将至。

  2

  政策调整了什么?确认了什么?一切都藏在新闻通稿中。

  但中国90%的人读不懂。

  官方文体,每个字都认识,但不知道真实含义。这是官方文字博大精深之处。

  这1703个字,说它影响千万级的企业、亿级的人口、万亿级的资金,恐怕不为过。

  读懂官方通稿最好的方法,是对比法,看看同一政策、同一领域,这次和上次的提法有什么不同。一字千钧,不会随意变动。差别,即真相。

  具体来看看有哪些调整。

  3

  首先,宏观政策确实将变得更为宽松。

  最为关键的当然是货币政策,关系着印钞的多少,由3月份两会提出的流动性合理稳定,改为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到“充裕”,钱会变多还是少,一目了然。

  宏观政策的另一个轮子——财政政策,会议通稿写道:“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

  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表述更直白:“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 积极,double!

  关于众所瞩目的去杠杆。去杠杆就是降低负债,是这一年来最大的宏观事件,P2P爆雷、地产商高周转等事件皆发生在这个背景下。

  决策层力推去杠杆,是因为中国负债率太高,有崩盘之险,必须未雨绸缪。但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形成一种论调,经济下行,很大原因是去杠杆把资金收得太紧,市场失去了活力。

  一周前(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明确说:“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发出了一个信号。

此次会议通稿,写有”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不少人一看,“哟,去杠杆还要继续搞嘛”。其实你仔细看看这句话的前后文,会发现别有深意。
  此次会议通稿,写有”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不少人一看,“哟,去杠杆还要继续搞嘛”。其实你仔细看看这句话的前后文,会发现别有深意。

  这句话后面一句是“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把握把力度和节奏,就是给出了足够弹性空间;协调好出台时机,更是有延后相关政策之意。

  这句话前面一句是“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去杠杆是为了防范风险,以前是单一目标,现在必须得考虑服务实体经济了,不能让实体经济断血。

  可看出,此次会议对于去杠杆的定调,与人民日报基本相同,不会放弃,但会放缓。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金融中国”或者“www.1-en.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信息,均属金融中国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中国”;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如需投稿请联系编辑,邮箱:redhop2008@qq.com

上一篇:【招商宏观】近期新兴市场货币压力暂缓——全球视野看中国资产周报(2018年第28期)
下一篇:网约车管理不完善 打车难卷土重来
本文关键词:
关于金融中国
金融中国致力于为中国广大投资者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高质的财经新闻。
联系我们
金融中国版权所有
QQ:2826905121
QQ:985210907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南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