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金融中国我要投稿

当前您在:主页 > 财经热点 > 商业资讯 >
正文

监管层再掀金交所整顿摸底 地方式“背书”存较大风险

  独家 丨监管层再掀金交所整顿摸底 地方式“背书”存较大风险

  监管层对金交所(金融资产类交易场股所)违规及高风险业务的清理整顿工作并未结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证监会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下称清整办)日前已向各地金融办(局)下发通知,要求其在8月24日前上报辖区内金交所清理整顿的工作情况,报告内容共包括并不限于金交所的运营管理、存量业务、交易品种、投资者适当性、资金池问题、违法违规情形以及清理整顿工作。

  通知着重提示,部分金交所“未经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批准”擅自开展吸存、信贷等金融业务、违规向社会公众发行或转让金融产品,蕴含较大金融风险。

  所谓中央金融监管部门,通常指当下的一行两会(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而地方金融办等并不在其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此前部分金交所依靠地方金融办的批准或备案来为其理财产品发行进行“背书”,而亦有金交所在通过清整办验收后代销、链接式直销自身或关联方发行的理财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前述通知对“未经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强调,或意味着此类业务将面临更大的合规障碍。

  “一些金交所在成立以及发行产品、募集资金的过程中会宣称金交所或产品都通过了当地金融办的备案或批准,但金融办和专业监管部门相比专业度有限,这次通知强调了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意味着金交所靠地方背书或采取其他方式的‘打擦边球’业务空间将进一步收窄。”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互金平台人士指出。

  事实上,金交所对于地方政府信用的透支问题此前已被监管层点出。今年3月20日,清理整顿办召开会议指出,“谨防交易场所假借政府信用,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非法证券期货等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提供便利甚至背书增信,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虽然如此,但此次通知的执行单位仍然是各地金融办。

  通知要求,各地金融办(局)需核实辖内金交所经营情况,发现重大风险或违规情形需要立即组织现场检查,并限期采取措施也说存量违规业务;此外,这一报送工作也将常态化,通知还要去各地金融办须在每季度结束后的7个工作日内通过当地派出机构上报。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监管层也曾多次对金交所违规金融业务进行发文和摸底。2017年初,清整办启动部署针对各类违规交易场股所清理整顿的“回头看”工作时就指出,一些金融资产交易场所将收益权等拆分转让变相突破200人界限,涉嫌非法公开发行;而在今年3月20日,清整办再次召开工作推动各类交易所违规业务的后续整顿。

  业内人士称,此次摸底的再升级或已与近期信用环境恶化下,P2P等类金融业务风险事件的增多有关。

  前述接近监管层的互金平台人士分析称,近期多家P2P连续发生的兑付危机正在呈现出风险传递特征,而不少P2P、互金平台曾与地方金交所开展合作,这一背景对金交所产生的潜在影响,或亦被此次监管摸底所考虑。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金融中国”或者“www.1-en.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信息,均属金融中国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中国”;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如需投稿请联系编辑,邮箱:redhop2008@qq.com
上一篇:区块链思想碰撞:你该主动避开的币圈顽疾
下一篇:老赖有35套房6辆车:躲40万车贷被挖隐匿4000万财产
本文关键词:
关于金融中国
金融中国致力于为中国广大投资者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高质的财经新闻。
联系我们
金融中国版权所有
QQ:2826905121
QQ:985210907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南侧
  |